勤是一切事业的基础。要勤奋工作,对企业负责,对股东负责。 ——李嘉诚(和记黄浦集团总裁) 温州人没有因穷而找政府的习惯,他们明白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的道理,并清楚地知道,生活始终只有靠自己,勤奋才能换来幸福。 大企业家季中良的创业经历,就很能看出温州人凭勤奋立业的优良特性。在温州本土,季中良的名气并不算大,可是在大西北,他却是响当当的服装大王。其麾下有中美合资的兰州中良西服有限公司,年产西服20多万套,销售额高达几个亿。作为那里的社会名流,他还有一个甘肃省工商联执行委员的头衔。 十多年前的季中良还只是一名温州国营企业的下岗职工。那时,不少温州人已经当个体户发了家,一些他所熟悉的同乡也开始下海并屡有所获,而他却是捉襟见肘,日子过得抬不起头。下岗回家他最怕碰到熟人,怕人看到自己一身的寒酸样。他是自动辞职主动要求下岗的。 温州市运输公司当时效益不好,职工收入很低。季中良的妻子总是生病,孩子又小,拖家带口的,负担很重,生活自然很不容易。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中年男人,季中良看公司效益一时半会儿好不了,就算效益上去了,收入也不足以解决自己的家庭困难,靠工资养活妻儿,这辈子恐怕终究是翻不了身的。结果他就自动走了人,成了中国最早的“下岗职工”。 此后的季中良开始了一段艰辛无比的创业历程:开始时他走街串巷地收啤酒瓶,接着又在公园门口卖花。1986年,他东凑西借了700块钱,跑到小商品市场摆摊。后来,他又东奔西走做起了服装购销。再以后,他终于办起了自己的纺织品公司。1992年,他承包经营了与自己有几年业务往来的亏损企业——兰州国营三毛服装分厂,一年扭亏为盈。1993年,季中良在大西北站稳了脚跟,又出资1000万元,与美国田仁股份投资公司共同创办了西北最大的西服企业——中良西服有限公司。 季中良所走的每一步,都是自强勤奋、努力发愤的脱贫路、致富路。他如果没有勤奋拼搏的毅力,也就没有走出困境终成大业的今天。自动下岗,正是勤劳自立的温州人的勇气、温州人的性格,正是温州人万事靠自己的处世之道的体现。 温州人之所以被称为“中国的犹太人”,就在于拥有这种勤奋和自立意识。有人从眼、鼻、嘴、手、脚来对温州人的经商才能加以总结,说温州人只要往大街上一站,用鼻子闻一闻,就能闻出哪儿有赚钱的机会。嘴巴一动,手一伸,脚一迈,赚钱就胜券在握了。从这个形象的解读中,我们不难感受到温州人的商业敏感性,但在敏感性背后,我们更应该看到温州人勤奋的品质。正因为勤奋,才会有多跑、多看、多闻、多问、多想、多干,才会捕获到游移不定、若隐若现的商机。 温州人李涛在北京逛宜家家居店时,感觉这种国外名牌产品有市场,立即找到家居店负责人谈代理,未料那位负责人开口便说了声:你是温州人吧?李涛惊讶之余,得知自宜家家居店开业起,便不断有温州人找上门要求代理。宜家虽然不搞代理,但温州人勤奋的形象却深深烙在店主的心中。 温州人四海为家,到处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,这正是他们勤奋的最好注脚。在温州人的心目中,“财富乃无域之界”、“天下的钱天下勤劳的人均可享用”。 勤谋大事,无论是在温州还是在外地,勤奋的温州儿女凭着自身的努力,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下了财富的种子,最终建起了宏伟壮阔的财富大厦。 温州人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,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立于天地之间的独立精神。正缘于此.无数温州人走向五湖四海,闯荡大江南北。在保持高度的向心力、凝聚力和团队意识的前提下,温州人又都是一个个商场上的独行侠,他们立足点往往只有两个字——勤奋。 上一篇:不放弃别人不屑一顾的领域下一篇:坚忍不拔,不言放弃目 录: 创业者向温州人学经商 上海经济园区招商中心:金山注册公司,嘉定注册公司,崇明注册公司,上海注册公司